当前位置:

2019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到天河潭开展地貌与植物野外实习

   时间:2020年11月13日 18:56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为加强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野外实习与实践教学新模式,近年来,地理与资源学院樊云龙老师一直在努力提升永利官网地貌学课程野外实践教学质量,不断在省内发掘和设计地貌学野外实习路线。天河潭是贵阳市周边喀斯特景观较为丰富的地貌实习点,包含喀斯特洞穴、天生桥、天坑、瀑布群等地貌形态,是很好的地貌实习基地。近日,地理与资源学院2019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在地貌学老师樊云龙副教授、植物地理学老师廖欣荣副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天河潭喀斯特地质地貌与植被野外实习工作。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樊云龙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天河潭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过程,包括天坑、天窗、天生桥的形成、裂点的分布与迁移、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笋、岩层的节理与裂隙等。樊云龙提到,高位溶洞是曾经水流流经的地方,后由于河流下切的原因,便形成了如今无水的洞穴。现在我们看到的溶洞模样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水流仍然在侵蚀着岩石,洞穴内部也有各种沉积物在不断生长,未来会出现更多奇观异景。

天河潭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廖昕荣一路上介绍了各种植物,通过观察茎、叶、花、果实等的特征,判断出各个植物所属的科属种。这样细致的介绍,不仅能够开阔同学们的眼界,丰富大家的学识,而且能够锻炼同学们辨别不同植物的能力。路途中,廖昕荣介绍到,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长的植被带本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原因,土层较薄,涵养水分的能力弱,植物会通过落叶的生理适应方式做到适应环境并继续生长。

地理学览天下奇观,做地理人练博大胸怀。本次的野外实践意义重大,书本中学术性的知识,都在此次实习过程中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同学们能够更清晰、更透彻地认识到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及其所生长的植被。

 

 

     

2019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

 

       

廖欣荣在讲解植物特征


 

 

 

地理与资源学院

文/图:李传婷

技术录用:马严

 

上一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下一条: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谌洪星院长一行到永利官网考察交流

关闭